窃思经文中既云然后下之,此专指大便而言,若利小便,则不言下矣。肾与脐对,形如石卵,而曲附脊膂,有系上通于心,所谓坎离相感,水火升降者此也。
天有六律,人有六腑。误下致利,病因则同。
迟者,正不胜邪也,阳微怫郁,其身必痒,以无阳气,不能宣发作汗故也程知曰:此言阳虚不能作汗之脉也。太阳病,发汗后,或大汗出,皆令人津液内竭,胃中干,烦躁不得眠,欲得饮水,当少少与之,以滋胃燥,令胃气和,则可愈也。
伤寒脉浮紧,不发汗,因致□者,麻黄汤主之。是动则病齿痛肿。
然心悸有心气虚,有水气乘,水乘先因心虚,今心下悸者,乃阳气虚惕然自恐,欲得按以御之,故用桂枝甘草,载还上焦之阳,魏荔彤曰:此条乃发汗过多之禁也。脉迟者,太阳中风缓脉之所变,传至阳明,邪将入里,故脉变迟。
故舍桂枝而用葛根,以专主阳明之表,加芩、连以清里热,则不治喘而喘止,不治利而利止。今脉阳微阴弱,乃为虚邪之诊,即有无汗热多之实邪,亦不可用大青龙汤更汗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