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痰湿水饮而致者,由太阳之气化偶乖,中宫之转输失职,水湿停滞不行,久久中气日衰,痰水日盛,渐渐上干清道,壅塞太甚,呼吸错乱,而喘证立生。此属下焦火衰,阴寒气滞,急宜回阳。
此邪热下趋小肠,结于膀胱也。近来市习,一见汗出,多以麻黄根、冬桑叶、浮麦、参、芪之类治之,不在阴阳互根处理会,每多不效。
不正之气在风令中,则曰风客;在寒令中,则曰寒客;在暑令中,则曰暑客;在湿令中,则曰湿客;在燥令中,则曰燥客;在火令中,则曰火客;非指六气即是六客也。时毒之痢,里急后重,多见发热身疼,一乡一邑,病形皆相似也,乃是时行不正之气,由外入内,伏于肠胃,与时令人燥气相合,胶固肠胃而成痢。